百乘之虹>竞技网游>星耀韩娱 > 第223章 电影开拍
    《我的父亲》的剧组在拍摄和制作上的班底很强大,可是剧组费用却不高,满打满算下来,整部电影的预算投入不过30亿韩元左右,虽然也有这部电影几乎不需要特效的缘故,但林佑泯还是又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人脉的强大作用。

    据说这一次的投资是由一个和金志宪关系很好的制作公司投资的,这其中还包括了金永哲的一亿五千万韩元的片酬。

    30亿韩元,在韩国电影之中,比起动辄上百亿韩元预算的大片,震的只能算做小成本,须知,这30亿可还是包括宣传费用在内的!

    至于林佑泯的片酬,反倒是构成比较复杂,因为金志宪的缘故,同时为了帮助剧组节省开支,林佑泯并没有选择直接拿取片酬,而是在金志宪和权恩灿的建议下,先将片酬算入了投资之中。

    要知道这种方式并不保险,甚至可以说很冒险,等于将自己的利益完全绑到了这部电影之上。

    在这个烂片横行,市场萎靡,观众口味愈发挑剔的时期,没有人敢说自己的电影一定能够在票房上有所盈利,更不用说“我的父亲”这种99%都不会有好的票房的小众题材电影了。

    而另一方面,林佑泯这种在电视剧领域取得巨大成就,才开始踏足电影圈的,一般都是拿新人电影演员之中的最高价,也就是8000万到一亿韩元左右,林佑泯目前大约便是这个价格。

    如此说来,林佑泯以片酬作为投资,大概能拿到制作利润的3%左右,不过制作公司却是慷慨,签订的是4%分红的合同。

    不要看这个比例好像还不错,实则不然,在所有人的眼里,林佑泯这几乎等于是白演了一次,能拿到几千万韩元就已经是万幸了!

    就连权恩灿,也仅是把这个当作卖给金志宪的一个面子罢了!并没有把赚取片酬当作目的。

    这是为何?原因很简单。

    就拿“我的父亲”这部电影来说,三十亿韩元地投资,以韩国的电影票价和计算方式统计的观影人数,再刨去院线方面地分成,至少也需要六十万以上的观影人数才能够收回成本,开始盈利!

    如果按照这个算法,根据林佑泯的工作室团队计算出的结果,只有当“我的父亲”观影人数达到120万人次的时候,林佑泯才能拿到一亿韩元这个数目。

    比起直接拿一亿韩元的片酬,这种片酬入资模式,孰优孰劣,一目了然!

    “我的父亲”这种题材能够有这样的观影人数吗?虽然有这个可能,但很难!

    虽然如“马拉松”之类的现实改编电影取得过极为出色的票房成绩,但“我的父亲”不论是风格,还是题材,都与其有着极大的区别!

    整个剧组上上下下,到制作公司,几乎都只是将保本当作了目标,或许还能小赚一笔,再在颁奖季中多拿几个奖项,然后电影下画之后通过dvd销售创收一笔!这也是为何制作公司会爽快地多给了林佑泯1%的分红的原因。

    艺术性,情感性有余,商业性,故事性不足,“我的父亲”这部电影的优点和缺点都那样地明显。

    但不论黄东赫还是金志宪,都没有把这部电影的票房看在眼里,这样的电影,正是磨练林佑泯演技的绝佳机会,票房什么的,并不重要。

    黄东赫同样将这部电影看作自己积累经验,试水电影圈的一个探路作品。

    林佑泯本人对于这么一些片酬并不是很在乎,虽然目前一亿韩元对他来说不算少,而且还有个答应朴孝敏的事情,也需要大量的资金,但,谁让他商业价值高呢!